金沙“萬畝青筍”成“富民產業”
2020-08-12 點擊量:
2019年之前,青筍在金沙縣蔬菜產業體系中并沒有“一席之地”。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青筍已經逐步成為當地的主打蔬菜產品——2019年金沙縣冬季青筍種植7000畝,2020年春季青筍種植面積1萬余畝,冬季青筍計劃種植2萬余畝,比原計劃今年種植2萬畝翻了近一倍。這是廣州市荔灣區東漖街在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中產業扶貧的典型成果案例。
畢節市金沙縣是廣州市荔灣區在東西部扶貧協作行動中對口幫扶的地區之一。2019年8月,在荔灣區、東漖街相關單位的指導和引領下,海露控股集團與金沙縣政府達成了戰略合作關系,迅速在當地落地了“萬畝青筍”扶貧產業項目。經過一年時間的實踐和努力,金沙“萬畝青筍”產業扶貧項目為當地產業結構調整和群眾增收致富注入了新的活力,精準幫扶取得良好成效。
扶貧協作向縱深發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為了完成這個目標任務,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的步子也邁得更大。這個過程中,“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群眾受益”也成為國家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中的特色和亮點。
金沙縣蔬菜產業作為覆蓋群眾范圍最廣、受益人群最多的產業,是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但在發展過程中,該縣蔬菜產業雖品種多,但優勢特色產業不強,缺乏強有力的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化格局尚未形成,農產品加工業滯后,農業生產效益低。
海露控股集團是一家以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為事業主軸的涉農產業集團,多年來在從事大宗農產品流通銷售中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和資源,開拓了廣闊的業務渠道和市場。2019年在東漖街的牽線搭橋和大力推動下,海露控股集團與金沙縣深入細致商討精準扶貧事宜,因地制宜制定落實扶貧開發項目規劃,開發和培育地方特色優勢農產品,幫助當地群眾提高收入。
經過前期的反復對接協調,雙方開啟了全面深入的合作之旅。2019年8月7日,海露集團與金沙縣農業農村局簽訂了1萬畝蔬菜銷售的訂單。2019年8月23日,在荔灣區·金沙縣人大工作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海露集團與金沙縣人民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此次合作還提出了萬畝青筍加工產品的采購訂單。

萬畝青筍產業項目全面啟動
金沙縣地區獨特的氣候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條件,十分利于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蔬菜產業。而青筍作為一年生草本植物,環境適應能力強,膳食價值高,適宜人群廣,還極具精深加工的潛力,產品市場經濟前景好。但在當時金沙縣的蔬菜產業中,青筍的種植規模并不多。
種植青筍,契合當地政府發展“短平快”優勢產業的要求,將激活金沙縣蔬菜產業的發展活力,促進群眾快速增收。經過多次的考察調研和磋商交流,2019年9月21日,海露集團、金沙縣農業農村局、貴州老太爺食品有限公司共同簽訂了《萬畝青筍產業合作項目協議》,這預示著萬畝青筍產業項目在金沙縣正式啟動。
根據項目協議,海露控股集團將用產融結合的發展模式,培育當地農業企業成長,促進當地涉農產業結構整體升級,使青筍成為金沙縣主打的蔬菜產業。為此,該企業以穩定產品供應、培育扶持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發展為著力點,穩步推動項目的各項工作。
項目啟動期間,在上級部門的引導下,海露集團結合自身在農產品品牌建設方面的經驗,加強了對金沙縣青筍種植育苗技術的培訓,幫助當地樹立統一的品質管控理念,同時與當地涉農企業加強對青筍加工產品生產工藝的開發和改進,提高產品附加值。
在東漖街、海露集團的協作和推進下,金沙縣以500畝以上壩區為主戰場,大力發展以青筍為主的蔬菜產業??h農業農村局制定了《金沙縣春季青筍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方案》,切實加強技術服務和田間管理,引進了高壓清洗機、施肥機、植保無人機等高科技農業生產工具,提高生產效率;縣財政預算3500萬元解決壩區農業發展的資金難題,主要用于產業發展中的種子、農膜、有機肥等農用物資采購及獎補等;積極引導各鄉鎮(街道)調減玉米等低效農作物種植,明確了2020年種植青筍總面積擴大至2萬畝的目標,以此確保產品穩定供應和質量安全。

“造血式”扶貧交出亮眼成績單
有了海露集團的助力,金沙縣發展青筍產業有了底氣和信心。2019年下半年,也就是金沙縣第一期青筍種植面積就達到了7000畝,在此基礎上,金沙縣政府提出了2020年種植青筍面積2萬畝的計劃。2020年初,疫情影響下當地擴種青筍的步伐并沒有停滯。據初步統計,今年金沙縣春季青筍種植面積達到了1萬余畝。
在統一品質管控體系的支撐下,金沙縣青筍備受市場的青睞和消費者的認可,其中產品一部分直接從地頭進入了老百姓的餐桌上,另一部分進入了加工廠里進行深層次的加工開發,項目預計經濟總產值超億元,帶動當地農戶和貧困群眾的廣泛參與,穩步提高了他們的收入水平。
“每人每天工資是100元,現在有100多人共同趕工,每天栽50余畝。”、“60戶1000余人次群眾務工,幫助群眾增收10萬余元。”、“青筍最低畝產4000斤,毛收入可達400余萬元,預計可帶動群眾增收60余萬元。”、“ 在基地務工,一個月能做20多天,一天百把塊錢,只要人勤快,基本上都有活干。”……一個個數據的背后,不僅僅展現了金沙縣進行蔬菜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穩健步伐,也體現了農民采收忙的喜悅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青筍產業的發展,鼓起了金沙縣農民的“錢袋子”。兩期青筍接連暢銷讓金沙縣嘗到了“甜頭”,看到了希望。據了解,金沙縣冬季青筍計劃種植面積2萬多畝,遠超今年預期種植計劃,各項工作正有序推進。
構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產業格局,還需要在產品加工持續發力,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7月26日,金沙縣政府召開了全縣蔬菜產業暨青筍深加工調研座談會,也明確提出青筍深加工是“政府、企業、農民增收的關鍵環節”,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青筍加工產業發展,以應對市場波動,提高商品蔬菜的附加值。目前相關加工系列產品還處于研究開發階段,海露控股集團也將不遺余力地提供技術支持和資源保障,幫助金沙縣打響“農抬頭”特色農副產品品牌。結合市場需求定位,后期金沙縣青筍將以“醬腌菜”和“鮮切片”作為主要加工產品,全力推動青筍項目實現產業化、高效性發展。
作為幫扶企業,海露集團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基礎扎實、規模效應凸顯等優勢,以消費扶貧、產業扶貧激發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在多方的努力下,青筍產業的引進和培育有效解決了金沙縣蔬菜產業“小、散、弱”的問題,務實高效地為當地群眾開辟出一條致富路!